讓數據多跑路
讓市民少跑腿
《西安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
12日正式印發
即日起施行 有效期五年
這為西安市政務服務
“一網通辦”奠定了基礎
今后的西安
一張互聯網連通全市數據
市民、企業辦理各項業務
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
西安為全國首個發布
大數據五權集中規范性文件
的城市
據了解,此前全國已有10個副省級城市出臺了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而《西安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是全國第一個地方政府發布的大數據五權集中的規范性文件,從制度層面解決了數據在各個環節的權屬問題,為政務數據的開發利用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對于推進我市大數據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這個管理辦法包括了數據所有權、數據管理權、數據采集權、數據使用權、數據收益權。特別是把政務數據作為政府的虛擬國有資產管理,也是一個大的突破。
政務數據資源
是指哪些信息呢?
政務數據是指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獲取的數據,包括政務部門直接或通過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權管理的和因履行職責需要依托政務信息系統形成的數據等。西安市人口信息、法人單位信息、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電子證照信息等基礎信息項;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同一主題領域,由多部門共建項目形成的主題數據,如健康保障、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價格監管、能源安全、信用體系、城鄉建設、社區治理、生態環保、應急維穩等,都屬于政務資源。
市級共享平臺負責西安市政務數據資源的交換和共享,并與省級共享平臺互聯互通,相互開放數據接口,實現省、市、縣(區)三級數據交換共享。
共享平臺可以獲取的數據
不得要求自然人重復采集和提交
根據《辦法》,除涉及國家安全有關部門外,其他政務部門要充分利用共享數據資源,凡通過共享平臺可以獲取的數據,不得要求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重復采集和提交。在西安市行政區域內(含西咸新區)從事政務數據資源采集登記、共享交換、開放開發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當然,使用部門對從共享平臺獲取的數據,只能按照明確的使用用途用于本部門履行職責需要,不得直接或以改變數據形式等方式提供給第三方,也不得用于或變相用于其他目的。這從根本上保護了市民的隱私。
政務數據向社會開放
公民法人可直接從開放平臺獲取數據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涉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務數據應當進行脫密脫敏處理后開放。市大數據產業發展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政務數據開放目錄,依托統一的政務數據開放平臺,向社會開放政務數據。
政務數據按照開放類型分為普遍開放和授權開放。屬于普遍開放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直接從政務數據開放平臺獲取;屬于授權開放的,內資控股法人企業、高?;蛘呖蒲性核梢韵蚴写髷祿a業發展管理機構申請開放。
市大數據產業發展管理機構應根據數據開發需求,為授權開發對象或者合作開發對象提供針對性數據資源服務,支持以針對性數據結果的形式為開發企業提供數據資源服務,可以授權有關企業以數據資產形式吸收社會資本合作開發利用政務數據。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對象予以授權,并將授權情況告知相關政務部門。
同時要求授權開發對象或者合作開發對象要嚴格遵守數據管理和使用要求,按照數據授權范圍開展數據開發利用,不得超范圍使用政務數據,不得借授權開發或合作開發之機,直接采集政務數據,并隨意使用。
關于政務數據的安全管理
建立政務數據資源共享與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督促政務數據資源采集、共享、使用全過程的數據與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指導推進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風險評估和安全審查。
加強共享平臺安全防護和數據資源安全監測,切實保障政務數據資源共享交換時的數據安全,完善身份認證,建立數據資源定級及人員訪問控制、信息審計追蹤、安全應急處理和災難恢復機制,確保數據安全。
政務部門是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工作安全保障的第一責任單位,應加強政務數據資源采集、共享、使用時的安全保障工作,提高數據標準、數據密級、數據生命周期、數據發布管理水平,落實本部門對接系統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做好政務數據資源安全和信息保密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對數據資源及副本建立應用日志審計,確保信息匯聚、共享、查詢、比對、下載、分析研判、訪問和更新維護情況等所有操作可追溯,日志記錄保留時間不少于3年,并根據需要將使用日志推送給相應的數據提供和使用部門。
打通隔閡 消除斷帶
讓政務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惠及于民
西安在路上
辦事更便捷,產業更壯大
發展更高效,城市更智慧
期待“大數據”時代下的政務+
開啟西安政務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