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九九-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久久精品亚洲一级毛片-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慧系統 ? 智慧政務 智慧政務
逯峰:廣東“數字政府”的實踐與探索
發布日期:2018-12-11

廣東正在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大力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近日,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逯峰在《行政管理改革》(201811期)上發表了《廣東數字政府的實踐與探索》。文章從改革思路、改革關鍵點、改革新探索等維度總結了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實踐中的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可以說,廣東數字政府的實踐與探索已經形成了數字政府建設的廣東樣本,將持續在全國范圍內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近年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建設網上辦事大廳,省直各單位也結合自身業務需要,大力開展政務信息化建設,推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電子政務服務,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于缺乏統籌規劃、標準規范,部門之間數據難以匯聚共享,業務流程難以整合優化,導致政府內部信息互通共享困難、流程不通、行政效率效能不高,為群眾、企業提供辦事服務時,仍然存在讓群眾跑多次”“跑多門”“重復提交資料、如何證明我是我等問題,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勢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廣東積極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工作部署,開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把數字政府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創廣東營商環境新優勢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充分發揮省內優秀信息技術企業優勢,構建政企合作、管運分離建設運營模式,推進各級政府部門政務信息化的職能融合、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與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促進部門業務協同融合、數據資源流轉通暢、決策支撐科學智慧、社會治理精準有效、公共服務便捷高效、安全保障可管可控,以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推動廣東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以集約化、一體化建設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以數據開放釋放數字紅利,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一、政務互聯網思維指導的改革思路

廣東將互聯網思維及整體發展思維應用到政府改革領域,提出政務互聯網思維,以政務互聯網思維來指導數字政府改革建設。

政務互聯網思維包括五個維度。

一是用戶思維,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改進政務服務設計;

二是流量思維,即用群眾愛不愛用來檢驗政務服務成效;

三是平臺思維,即通過集約化重新構建大平臺、小前端、富生態數字政府未來主流范式;

四是跨界思維,即通過政企合作將先進生產力引入政府治理中,打造更加敏捷的政府;

五是整體思維,即由外到內、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對政府進行整體考量,從機制體制入手,從技術革新、業務創新、管理創新、體制變革四位一體來開展全方位、成體系的改革。

通過數字政府改革,實現政府的六個轉變

一是由分散向整體轉變,對外服務方面,讓群眾感覺到政府是一個整體,而非一個部門就是一個政府;內部建設方面,推行集約建設,建設大平臺、小前端,避免重復建設和分散建設。

二是由管理向服務轉變,從群眾體驗的角度,推動服務供給側改革,提升政府服務群眾、企業的能力。

三是由單向被動向雙向互動轉變,通過政府與群眾的雙向互動,使政府部門更加了解民意,敏銳掌握群眾需求,改善政務服務水平,提升政府親民形象。

四是由單部門向多部門協同轉變,通過頂層設計,從整體政府的視角來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再造,并通過統一協同辦公平臺,實現多部門協同和扁平化管理,提高政府運作效率效能、降低政府運作總成本。

五是由采購工程向采購服務轉變,擯棄傳統政府信息化項目建設建成即落后、后續資金投入缺乏保障、系統無法得到持續改進等弊端,通過采購服務模式,按年度付費”“按使用付費”“按用戶評價付費,促使服務提供商持續改善服務水平,既節約資金又提升服務質量。

六是由封閉向開放轉變,通過內外互動、左右協同、上下聯動的一體化平臺,實現政務服務流程的公開化、透明化,通過平臺實現政民互動,群眾可以點評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中介服務人員的服務,最終打造一個開放、廉潔、高效的陽光政府

二、數字政府改革的關鍵點

從體制機制入手,全面撤并調整省信息中心以及省直各單位全部44個信息中心,行政職能回歸機關,打破各部門、各條塊自成體系、自我封閉造成系統不通、業務不通、數據不通的困局,為數字政府改革掃清體制機制障礙。

對信息中心人員按三種方式進行分流:一是根據公務員法及有關規定考試錄用或直接登記為公務員;二是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妥善安置到有關事業單位;三是分流到企業(數字政府建設運營中心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

廣東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以各個部門已有的信息基礎設施、應用系統為基礎,進行整合、優化、提升,實現對已有資產的充分利舊和應用,發揮財政投資最大價值。同時,重點從角色、責任、動力三個因素考慮,建立數字政府新格局。

一是角色設計方面。成立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組織、指揮、管理、監督;成立運營中心,即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廣東公司),改變以往各個部門既是使用者又是建設者的雙重角色,將部門變成服務的使用者、評價者,把原來分布在各個部門的建設能力集中起來,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調度,形成建設能力的集約效應,即建立管運分離模式。

二是責任落實方面。撤銷各部門的信息中心,不是弱化信息化,而是要進一步強化和專業化,各部門要對業務、管理、需求和服務評價負起用戶端責任;成立運營中心,對頂層設計、行動計劃以及落地實施方案負起服務端責任,從根本上解決整體政府建設的系統性問題。

三是動力機制方面。建立全省一盤棋的動力機制,科學合理地劃分省與市、業務與技術部門等的責任主體關系,明確建設運營中的統、分關系,調動各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以及相關社會資源的積極性和責任意識,確保全省數字政府建設上下同心、步調一致。

()建立政企合作新模式

廣東數字政府的運營中心是數字廣東公司,由三大運營商和騰訊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并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形成“1+3+1”政企合作模式,其中騰訊發揮主導作用。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具有最活躍的互聯網思想思維,騰訊的微信平臺也是活躍用戶數最多的互聯網平臺,是互聯網的流量匯聚點,也是政府連接群眾最好的連接器。同時,通過與三大運營商、華為公司合作,可以彌補騰訊在政府行業經驗、網絡基礎設施方面的短板,形成強強合作,聯合創新政企合作模式。

()建設整體政府

數字政府首先是整體政府,要做到整體,就要實現全省一盤棋。廣東充分考慮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區域發展差距明顯的現狀,強化公共支撐體系的統籌,并鼓勵地市開展業務應用創新。廣東將數字政府改革建設作為省委省政府一把手工程,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實現路徑上狠抓頂層設計,系統性編制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方案、建設規劃、行動計劃,分別從總體設計、實現路徑、任務分工三方面規劃數字政府頂層設計,確保改革建設工作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在推進策略上實行分類推進。在省級層面,全面推行統建模式,建設統一政務云平臺、數據中心,對部門系統實行統一接管,對公眾提供統一服務入口。在地市層面,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和信息化基礎實行分類推進,對超大城市如廣州、深圳,鼓勵業務應用自主創新,做好應用系統與省級平臺對接和數據共享;對中等城市,規范統一和支持創新并重,鼓勵特色應用創新;對小型城市,以規范統一為主,全面應用省公共支撐體系的基礎軟硬件設施。

()集約化建設基礎設施

統一規劃建設全省政務云平臺,為省級各部門、地市提供高效、安全、可按需使用的政務云平臺。政務云按照“1+N+M”的布局規劃建設,包括1個省級政務云平臺、N個特色行業云平臺、M個地市級政務云平臺。政務云平臺還可為黨委、人大、政協等單位提供服務。在技術上支持與第三方云平臺對接,實現資源整合、數據融合、業務貫通,徹底改變以往部門系統分割、業務隔離、資源分散的局面。

()全面推進數據資源開放應用

基于數字政府統一基礎設施,以數據為核心,盤活政府已有數據中心和社會化數據中心資源,通過數據匯聚、數據治理,建設結構合理、質量可靠的政務大數據體系。在此基礎上,完善數據開放平臺,建立和完善數據資源開放制度規范,建立政務數據資源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明確不開放的范圍,負面清單之外的數據全部向社會開放。同時,大力促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與利用,向社會公眾開放數據資源,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和開發利用公共信息資源的良好氛圍,推動數字政府服務向個性化、精準化轉變升級。

三、進一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新探索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為核心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給政府組織形態和運作模式帶來了劇烈沖擊。廣東省將深入推進業務協同,突出發展政務服務和主題應用,不斷提升統籌能力和集約化水平,有效推動審批便利化,實現大服務惠民、大系統共治、大數據慧治、大平臺支撐的上接國家、下聯市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省一盤棋整體化數字政府。

()打造創新發展新動能

數據資源是數字政府的核心。打造創新發展動能,必須讓數據流動起來,充分發揮數據紅利。采用省市跨部門、跨地區共建共享,政企合作的建設方式,鼓勵政府、企業、社會多方面深度開發全省政務大數據資源,發揮數據的社會價值,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驅動新發展。

其次,加快政府信息資源與社會信息資源融合創新,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公共數據服務體系,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支撐和新引擎。此外,要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財政杠桿,撬動社會資本,壯大新型電子政務服務企業,把廣東形成的政務互聯網模式向全國輻射,實現產業溢出效應和規模化發展。

最后,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方面的作用,提高各類市場主體創新能力,形成全省統一的發展格局,為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新動力。

()提升智慧服務新體驗

一是豐富立體化服務渠道。后續將著力構建數字政府隨身式政務服務立體化渠道,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完善服務渠道、豐富服務類別,打造政務服務新模式,建成覆蓋全省、部門協同、雙向互動、安全可靠、一體化辦理的政務服務體系,依托粵省事等移動應用,為公眾和企業提供一直在線、貼身隨行的政務服務,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的精準化、人性化、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二是推動實名認證。加強統一實名身份認證,構建圍繞法人個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務體系,全方位主動服務,個性化精準推送,為企業和公眾提供便捷貼心的政務服務。

三是注重安全性。嚴格按照國家相關安全和標準要求,依托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借助政務微信、小程序、人臉識別等應用,拓展移動辦公能力,提升移動辦公便利性、安全性。

()構建協同治理新環境

一是在組織架構方面,加強縱向工作指導和橫向工作協調力度,健全與全省各地區各部門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行政主管機構的工作統籌協調機制,指導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和相關規劃,形成數字政府省級統籌建設管理體制和省市縣協同聯動機制,各級政府形成合力,穩步、規范推進各項改革。

二是在共建共享方面,強化全省一盤棋數字政府統籌建設管理運營體制機制和相關法律規范、安全保障,繼續強化省市跨部門、跨地區共建共享機制,加快政企分工協作推進技術能力體系建設。

三是在業務協同方面,推進政務工作和業務應用系統從部門獨立運行向條塊間協同治理轉變,重點推進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五大領域業務統籌;同時,圍繞行政機關辦公等共性應用一體化推進業務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加強政府治理,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數字政府整體效能。

()探索數據決策新方式

一是推動政府數據積聚。立足公眾企業主題服務和領導決策綜合服務的橫向需求,促進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流程關聯和數據整合,促進各部門原有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的補充、完善和升級。明確各部門政務數據統歸省政府的資產屬性,實施統一標識和全生命周期集中管理,構建多來源獲取、多類別匯聚、主題化整合、知識化分析和個性化服務的大數據應用架構,形成與任務目標相匹配的大數據治理能力。

二是推動多源異構大數據應用。深度融合政府、社會及互聯網等數據資源,運用大數據輔助領導決策,助力廣東重大改革措施貫徹落實、重大問題決策研判、重點工作督查落實,提高決策的精確性、科學性和預見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的機制,適應新形勢下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橫向整合各領域的政務信息,提升各級政府決策所需的信息監測、研判、分析能力。

()建設整體運行新模式

一是加快建立與業務體系相適應的政務信息化組織管理體系,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建設運維模式等方面探索創新,各地各部門要在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協調下,構建統一領導、上下銜接、運作高效、統籌有力、整體推進的全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組織體系。

二是積極探索以目標導向的職能設計、透明快捷的協同過程、多元互動的動態反饋機制,建設數字政府整體化運行新模式,以政府行政運作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和需求為導向,按需實現信息的高效共享和跨部門的無縫協同,提高政府的整體運行效率。

 

 

  • 1.公司登記注冊于2003年1月27日,清遠市桑達電子網絡媒體有限公司
    2.公司2006年起成為清遠市政府定點協議供貨商,電子采購供貨商
    3.公司2007年被清遠市相關政府部門評為安防行業狀元
    4.公司2007年起成為長城電腦清遠如意服務站(SP368)
    5.公司2007年承建清遠市橫河路口電子警察工程,開創清遠電子警察先河。
  • 6.公司2007年起成為IBM合作伙伴、公司2010年底成為金蝶軟件清遠金牌代理(伙伴編號:30030013)
    7.公司組團隊參加南方都市報組織的創富評選,獲廣東80強。公司申請多項軟件著作權、專利權
    8.2016年起公司成為粵東西北地區為數不多的雙軟企業,確立“讓軟件驅動世界,讓智能改變生活!"企業理想
    9.2016-01-29更名為廣東互動電子網絡媒體有限公司
    10.2021-01-13更名為廣東互動電子有限公司
  • 投資合作咨詢熱線電話:0763-3391888 3323588
  • 做一個負責任的百年企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為用戶創造價值! 讓軟件驅動世界; 讓智能改變生活; 超越顧客期望,幫助顧客成功;
    對客戶負責,對員工負責,對企業命運負責!幫助支持公司的客戶成功;幫助忠誠于公司的員工成功!
  • 聯系電話:0763-3391888 3323588 3318977
    服務熱線:18023314222 QQ:529623964
  • 工作QQ:2501204690 商務QQ: 602045550
    投資及業務投訴QQ: 529623964
    微信:小米哥 微信號:qysed3391888
    騰訊微博:桑達網絡-基石與起點
  • E-MAIL:222#QYSED.CN ok3391888#163.com (請用@替換#)
在線客服
  • 系統集成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 網站\微信\軟件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 售后服務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 投資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