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覺醒,人們對農產品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要保證農產品生產的安全,向消費者提供真實可靠的農產品信息,自動識別技術在農產品安全上的應用已經是必不可少,自動識別技術已經陸續開始在農產品安全供應鏈上試點應用,并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響應國家加強食品監管的號召,遵循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則,通過食品溯源實現食品的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運輸以及批發零售的環節鏈條進行全程有效監管。
本系統利用RFID無線射頻技術,針對農產品從生長到銷售各環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據進行及時采集上傳,為消費者提供及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查詢服務,為客戶提供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和手段。
1、幼苗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與農業環境監控系統深度集成,在農作物長出幼苗后,選擇有代表性的農作物(不低于3株),將電子標簽掛在農作物幼苗上,并安裝無線RFID讀寫設備,農業環境監控系統會定期(如每隔一周)將采集的環境數據通過RFID讀寫設備保存到電子標簽中。
2、生長期:當操作員通過農業監控系統給農作物進行施肥、噴灑農藥、灌溉操作時,系統會自動記錄操作信息,并將該信息通過RFID讀寫設備主動發送給電子標簽進行保存,同時系統支持線下作業的手動錄入。
3、初加工:當農作物結果并成熟以后,操作員會對其進行初加工,加工人員通過RFID掃描設備自動記錄下初加工的時間及操作人,保存到RFID電子標簽中。
4、檢測農藥殘留:進行初加工完畢后,檢測人員會對蔬菜作物進行相應的農藥殘留檢測(某批次隨機抽樣檢測),檢測后,檢測員會把檢測信息保存到該系統。
5、物流信息:當進行農作物蔬菜運送時,需要將RFID標簽進行收回,并重置信息(重復使用),系統自動生成二維碼,通過打印機打印后貼在該批次的農作物上,系統生成二維碼的同時,自動將記錄的生長環境數據、檢測農藥殘留信息、初加工信息與該二維碼自動綁定,物流信息系統管理員可以手工維護物流時間,同時也可以使用手機終端應用或掃描槍實現物流開始時間及達到時間的采集。
6、消費者掃描:生成的二維碼被貼于蔬菜的包裝,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二維碼程序(通用)直接掃描,手機會顯示該蔬菜的詳細追溯信息,包括生長環境數據、檢測農藥殘留信息等。